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唐代]:李白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

正是射杀天狼----骚乱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

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兵卒演习作战,我身佩长剑,遥望北疆的关塞

我想请缨参战,不愿意羁旅在南方的古越国地带,我要直趋燕然山,铭功勒石

将军的龙虎旗在风中猎猎,动员会上的歌声仍然在耳边不停歇

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忧愁在投壶的活动烟消云散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百战百胜,一举把鬼子们全部扫光才回家乡

注释

⑴原注:时将游蓟门。题注:《元和郡县志》:洪波台,在磁州邯郸县西北五里。

⑵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国语》所谓“朱羽之矰”是也。又《六韬注》: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景、青茎、赤羽,以铜为首。皆矢名。

⑶《楚辞》:“举长矢兮射天狼。”王逸注:“夭狼,星名。”

⑷江淹诗,“倚剑临八荒。”《括地志》:玉门关,在沙州寿昌县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⑹《后汉纪》:永元二年,窦宪、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斩首大获,铭燕然山而还。

⑺《国语》:“歌钟二肆。”韦昭注:“歌钟,歌时所奏。”

⑻颜师古《急就篇注》:“筑,形如小瑟而细颈,以竹击之。”《通典》:“筑,不知谁所造,史籍惟云高渐离善击筑。汉高帝过沛所击。”《释名》曰:“筑,以竹鼓之也,似筝细项。”按今制:身长四尺三寸,项长三寸,围四寸五分,头七寸五分,上阔七寸五分,下阔六寸五分。

⑼《后汉书》:祭遵为将军,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⑽《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汉书》:“外伐鬼方,以安诸夏。”颜师古注:“鬼方,绝远之地。一曰国名。”《晋书》:“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薰狁,汉曰匈奴。”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创作背景

  此诗为诗人于天宝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1、刘常生编著.《历代咏玉门诗词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11:第58页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鉴赏

  诗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报国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或谓“发兵”指天宝十载安禄山讨契丹事,“请缨不系越”句亦涉同年发兵征云南事。总观全诗,乃北游途中抒怀之作.似不宜以时事附会。

  这首诗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次韵游石湖五首 其一

释妙声

阖闾城西佳气深,青天翡翠斲千岑。台荒不见麋鹿迹,日落空闻樵牧音。

吴王宫殿绝壁下,隋朝城郭清湖阴。登高吊古意不尽,惟有沙鸥知我心。

时雨三首 其一

宋代张侃

旬日风消雨,今朝山出云。柳深开润色,荷靓匝清芬。

江燕新调语,沙鸥自引群。农人相贺语,田亩可耕耘。

易守建业毅夫有诗赠别次韵五首 其一

宋代陆佃

太守无堪久借留,君王恩礼与升州。亲舆自可时来往,渔唱犹能数献酬。

风色得经扬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独傍师门想见丘。

龟山水陆院

宋代张耒

院静步柏影,庭虚闻塔铃。

连龛香惨淡,古榜金青荧。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八

清代沈光文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丙午冬至

明代张弼

今年冬至暖于春,细雨空阶草色新。应是苍天怜赤子,无衣无褐未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