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
过涪州怀伊川涪翁两先生。宋代。李曾伯。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宋代]:李曾伯
昌黎昔作潮州游,潮人百世称名州。
又闻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爱其柳。
二公皆以人鸣唐,所至不偶为异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声名乡。
涪南僻在巴子国,地绝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处羁客。
河南夫子间世贤,山谷老叟人间仙。
一时辙迹相继至,顿使光价增山川。
尝嗟道从孟轲死,一贯谁能接原委。
又嗟诗自杜甫亡,四海谁能造诗垒。
幸生伊洛续圣传,鸢鱼遂复穷天渊。
从而江右振余响,清庙又得存遗弦。
今踰元佑二百载,草木涪人尚知爱。
文章性命虽匪倖,气象风流久皆在。
惜乎两公生盛时,下与屈贾同驱驰。
涪人则幸公不幸,天下应怨涪人私。
昌黎昔作潮州遊,潮人百世稱名州。
又聞柳州柳子厚,柳人至今愛其柳。
二公皆以人鳴唐,所至不偶為異常。
卒今江海流落地,化作文物聲名鄉。
涪南僻在巴子國,地絕中州少人物。
天将儒道淑是邦,曾向先朝處羁客。
河南夫子間世賢,山谷老叟人間仙。
一時轍迹相繼至,頓使光價增山川。
嘗嗟道從孟轲死,一貫誰能接原委。
又嗟詩自杜甫亡,四海誰能造詩壘。
幸生伊洛續聖傳,鸢魚遂複窮天淵。
從而江右振餘響,清廟又得存遺弦。
今踰元佑二百載,草木涪人尚知愛。
文章性命雖匪倖,氣象風流久皆在。
惜乎兩公生盛時,下與屈賈同驅馳。
涪人則幸公不幸,天下應怨涪人私。
唐代·李曾伯的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
► 李曾伯的诗(728篇) 〕
宋代:
杨万里
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從教節序暗相催,曆日塵生懶看來。卻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開。
宋代:
释祖钦
禅,树止叫喧喧。道,门前风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
笑什么,等闲拾得一颗苏州梨,看来却是青州枣。
禅,樹止叫喧喧。道,門前風浩浩。冷地思量真可笑。
笑什麼,等閑拾得一顆蘇州梨,看來卻是青州棗。
清代:
杨玉衔
林秃山髡,扫木叶一空,似头新沐。蛎墙薜荔,凌乱诗人吟屋。
未岁寒、松柏先凋,岂梅花五月,笛声飞玉。横汾帆乱,又唱大风一曲。
林秃山髡,掃木葉一空,似頭新沐。蛎牆薜荔,淩亂詩人吟屋。
未歲寒、松柏先凋,豈梅花五月,笛聲飛玉。橫汾帆亂,又唱大風一曲。
宋代:
张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闲。
从今要见庐山面,画作屏风静处看。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閑。
從今要見廬山面,畫作屏風靜處看。
明代:
李梦阳
大梁城东云出雷,捩风拖雨故徘徊。黄鹂坐树深无语,紫燕衔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为早冢,不闻神女傍阳台。火云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来。
大梁城東雲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鹂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
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台。火雲西日垂垂暮,屋隙愁看返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