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待毙
束手待毙 (束手待斃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ù shǒu dài bì,束手待毙是贬义词。。。。

拼音读音
拼音shù shǒu dài bì
怎么读
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一ˋˊ
繁体束手待斃
出处《宋史 礼志十七》:“与其束手待毙,曷若并计合谋,同心戮力。”
例子(1)敌军压境,我们要设法突围,不可束手待毙。
(2)与其束手待毙,不如拼死一搏,也许还能闯出一条生路。
正音“待”,不能读作“dāi”。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
辨析束手待毙和“束手就擒”;都有“坐待不良后果”之意。但束手待毙偏重在“待毙”;即消极地等死;语气比“束手就擒”重;而“束手就擒”;偏重在“就擒”;即让人轻易捉住;多不含消极意义。
谜语上刑场
近义词束手无策、束手就擒
反义词应付自如
英语wait for death with tied hands
俄语ждать кáзни со связанными рукáми
日语手をこまぬいて死を待つ。〈喻〉失敗(しっぱい)を知っているのに手をこまぬいて見ていること
德语hilflos den Tod erwarten
法语attendre la mort pieds et poings liés
※ 成语束手待毙的拼音、束手待毙怎么读由查字库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束手待毙)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 抽薪止沸 |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 卵与石斗 |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
| 天旋地转 | 指天地转动。比喻时事变迁。也形容人头晕眼花的感觉。 |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 无妄之灾 |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奇货可居 |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