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国三公一国三公的意思
guósāngōng

一国三公



一国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子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繁体一國三公

感情一国三公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政出多门

英语state with three rule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国三公的意思解释、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由查字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轮扁斫轮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绰有余裕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杜绝言路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屈指一算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止沸益薪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三长两短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祸国误民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珠玉之论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画地为牢,议不入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春去冬来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从天而降 天上掉下来的。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千真万确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主人翁 当家作主的人。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