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死不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出处《北史·艺术传·皇甫玉》:“孝昭赐赵郡王十死不问,王喜曰:‘皇甫玉相臣,云当恶死,今复何虑?’”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sǐ bù wèn
注音ㄕˊ ㄙˇ ㄅㄨˋ ㄨㄣˋ
繁体十死不問
感情十死不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一干二净(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大开方便之门(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十死不问的意思解释、十死不问是什么意思由查字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叫化子 | 乞丐。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