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高罚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赏功罚罪”。
出处战国·卫·商鞅《商君书·禁使》:“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同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ǎng gāo fá xià
注音ㄕㄤˇ ㄍㄠ ㄈㄚˊ ㄒ一ㄚˋ
繁体賞高罰下
感情赏高罚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赏功罚罪、赏劳罚罪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赏高罚下的意思解释、赏高罚下是什么意思由查字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雪兆丰年 |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