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濡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濡:湿;毫:毛笔。磨好墨,把毛笔润湿。指动手写文章。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宛如从外面走来。”
基础信息
拼音mó mò rú háo
注音ㄇㄛˊ ㄇㄛˋ ㄖㄨˊ ㄏㄠˊ
感情磨墨濡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准备写字书法。
近义词磨墨吮毫
英语grind the ink and dip a writing brush in i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喔咿儒睨(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磨墨濡毫的意思解释、磨墨濡毫是什么意思由查字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