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编残简的成语故事


断编残简

拼音duàn biān cán jiǎn

基本解释编:穿简的细长皮条;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

出处宋·黄庭坚《读书呈几复》:“身入群经作蠹鱼,断编残简伴闲居。”


暂未找到成语断编残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编残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歌功颂德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青山绿水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普天同庆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一塌糊涂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辞简意足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皮开肉绽 元 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开肉绽碎了骨头。”
兢兢战战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小储君倒也安安稳稳守着妆盒做护身符,则是我陈琳兢兢战战抱着个天大闷葫芦”。
一场空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花言巧语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