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的成语故事

拼音dì lì rén hé
基本解释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地利人和的典故
战国时期,有人问孟子怎样做才能算圣主明君。孟子说只有用仁政来治理天下,因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拿打仗来举例,敌人会利用地势与天气等优势据城抵抗,如果城内居民讨厌暴政,他们会纷纷起来反抗,开门迎接对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地利人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素昧平生 |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
二百五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3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顺口溜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有些顶门杠!”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想望丰采 |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
天昏地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风流才子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春风风人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