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俱全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yīng jù quán
基本解释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暂未找到成语一应俱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应俱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贫如洗 |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
枉尺直寻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
早出晚归 | 《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
谨小慎微 |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名山大川 |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
泥牛入海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从俗浮沉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
新仇旧恨 | 唐 韩偓《三月》:“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
丑声远播 | 《宋书·卢陵孝献王义真传》:“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
有去无回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