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无物的成语故事

拼音kōng dòng wú wù
基本解释空虚;没有什么内容。形容言谈、文章等极其空泛;没有什么内容。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空洞无物的典故
周顾,字伯仁,是东晋的一位大臣。他少年时就长于谈吐,成人后颇有名望,谈吐幽默诙谐,为人宽宏大量,不拘小节,性格开朗从不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有雅量,友爱过人”。
由于他的才识、品德和他的名望很高,官居尚书左仆射之职,引起弟弟周嵩的不满和妒忌。一次,兄弟俩一起喝酒,周嵩酒醉,竟拿起燃着的蜡烛朝周顾投了过去。而周顾只稍一躲闪,脸色依旧十分平静,一点也没有生气,只缓缓地说道:“阿奴,你用蜡烛丢我,实是下策。”
东晋时期,在一些名士之中盛行着一种“清谈”的风气。那些名士们一边饮酒、一边发议论。他们只注重自己的个性品格,而不在乎礼节。
周颛的家里,也常常有人来喝酒闲谈,其中一位就是辅助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的丞相王导。周家和王家都是中原的名门望族,所以周颐和王导之间的私交十分深厚。一次,王导和周颐谈得十分投机,越谈越高兴。谈着谈着,王导高兴之余,竟得意忘形地侧卧身子,把头枕在周顾的膝上,用手指着周颐凸起的肚子问道:“你这肚子里面有些什么东西呢?”
周颛挺了挺身子,摸着自已的肚子,诙谐地说:“这里面吗?什么也没有,‘空洞无物’。不过,像阁下这种人,倒也能容得下几百位咧。”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空洞无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谈笑风生 |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
绘影绘声 | 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壹意孤行,为若辈绘影绘声,定一不磨之铁案。” |
地地道道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9章:“这是地地道道的高增福——不声不响,心里打着主意。” |
胡作非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豆萁燃豆 |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妇人醇酒 |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
罗掘一空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众喣山动 |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
胸有成竹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杨柳依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