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邮之戮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yóu zhī lù
基本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杜邮之戮的典故
战国末期,武安君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视,到达咸阳西门十里远的杜邮时,昭王派使者前来赐武安君,让他用短剑自裁,武安君问他所犯何罪?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拔剑自杀。老百姓见他死于非罪,每年他的死期自发祭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杜邮之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放牛归马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 举重若轻 | 清 赵翼《瓯北诗话》:“坡诗不尚雄杰一派,其绝人处,在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 处实效功 | |
| 苦思冥想 |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 奇才异能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
| 雄心壮志 | 宋 欧阳修《苏才翁挽诗二首》:“柳岸抚柩送归船,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中年志不成。” |
| 视死如归 |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
| 大张旗鼓 | 清 张春帆《宦海》:“李参戎带着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