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浓抹的成语故事


淡妆浓抹

拼音dàn zhuāng nóng mǒ

基本解释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出处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妆浓抹的典故

宋朝时期,礼部尚书苏东坡因反对新法,屡次遭贬,先后被贬至杭州、黄州、惠州、琼州等地。官场上的不如意,使他热衷于文学创作。他在杭州期间见到美丽的西湖即兴作《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淡妆浓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勤俭节约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死脑瓜骨 锦云等《草莓三爷》:“你呀,就是死脑瓜骨!”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玩世不恭 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神采奕奕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隳肝沥胆 唐·元稹《上裴度相公书》:“宰物者虽朝许之以纶诰,暮许之以专席,厚则厚矣,遽责有隳肝沥胆同厮养之用力,亦难哉!”
弟子孩儿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