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衣缩食的成语故事


节衣缩食

拼音jié yī suō shí

基本解释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出处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暂未找到成语节衣缩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节衣缩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稳操胜算 《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奔走相告 宋 张孝祥《寿芝颂代愡得居士上郑漕》:“诏天下之日,淮民欢呼,奔走相告,自州达之县。”
李代桃僵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势力之交 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坏法乱纪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喔咿儒睨 战国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妇人乎?”
惊鸿艳影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