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良将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
基本解释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忠臣良将的典故
贾宝玉因为金钏儿跳井自杀与王府来讨要戏子,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他躺在床上与袭人谈论忠臣良将的事情,他认为忠臣为了名义而死谏,置君王于不顾;良将为了博己之名,猛拚一死,置国家于不顾,他们都不是好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忠臣良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中正无私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
前因后果 |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
命中注定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这是我命中注定,该做他家的女婿。” |
乐道好古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有去无回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
材轻德薄 |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
言而无信 |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