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节不夺的成语故事

拼音dà jié bù duó
基本解释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暂未找到成语大节不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节不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正本溯源 |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 |
经邦论道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将计就计 |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
咄咄逼人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藏形匿影 | 《邓析子 无厚》:“君者,藏形匿影,群下无私。” |
时至运来 | 南朝 宋 颜延之《大筮箴》:“时至运来,当在三五。” |
自命不凡 | 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