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其是的成语故事

拼音gè xíng qí shì
基本解释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两者俱贤,各行其是。”
暂未找到成语各行其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各行其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豆萁燃豆 |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穷年累世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坚强不屈 |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
百川归海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
不二法门 | 《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
裾马襟牛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当仁不让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穷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3回:“再者银子虽多,贤弟只管拿去。俗语说得好:‘穷家富路。’” |
斗唇合舌 |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
拂袖而去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