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之士的成语故事


一介之士

拼音yī jiè zhī shì

基本解释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彼越王者一节之人,范蠡一介之士。”


暂未找到成语一介之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介之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七搭八扯
前瞻后顾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结党营私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党营私,孤负任使。”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朝令夕改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不翼而飞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发号施令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连珠炮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互通有无 唐 韩愈《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指手划脚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