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征的成语故事

拼音wàn lǐ cháng zhēng
基本解释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
出处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长征的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王昌龄漫游河西一带,亲眼目睹北方契丹人南下骚扰边疆,弄得民不聊生。他写《出塞》表达自己的不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希望朝廷派得力干将镇守边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万里长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胸无大志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元·无名氏《隋何赚风魔蒯彻》第三折:“你个萧何休夸蒯彻舌,这的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
| 没颠没倒 |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 杀手锏 |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
| 外圆内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
| 掉以轻心 |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
| 材轻德薄 |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
| 目不转睛 |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
| 目不忍见 |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