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蓬断梗的成语故事


飘蓬断梗

拼音piāo péng duàn gěng

基本解释飘飞的蓬草和随波逐流的断树枝。比喻到处漂泊,行踪无定。

出处宋 宗泽《上郑龙图求船书》:“全家百指,如飘蓬断梗,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


暂未找到成语飘蓬断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飘蓬断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妄自尊大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乐道安命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谨小慎微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光前耀后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遁世离俗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安安静静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繁文缛节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