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告宾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宾服: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表示依服、服从。后泛指归顺、服从。指哀求饶恕,愿意服从。
出处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见他慌悚踌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宾服。”
例子他已经哀告宾服了,我们接受他的投降吧
基础信息
拼音āi gào bīn fú
注音ㄞ ㄍㄠˋ ㄅ一ㄣ ㄈㄨˊ
繁体哀告賓服
感情哀告宾服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表示服从。
近义词跪地求饶
反义词宁死不屈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论长说短(意思解释)
- 血气方刚(意思解释)
- 明若观火(意思解释)
- 帮倒忙(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乌合之众(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池鱼之殃(意思解释)
※ 哀告宾服的意思解释、哀告宾服是什么意思由查字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跃然纸上 | 跃然:跳跃;活跃的样子。形容好像活的一样;跳跃在纸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