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如此城市|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五一劳动节假期,外滩到衡山路复兴路历史街区的游客很多。这些地区的历史建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人们并不满足于拍照打卡留念。在一次城市漫步中,开展“建筑可读”,考察“1.0版”的城市现代生活,是上海极具吸引力的新旅游名片。

如此城市|看上海摩登,看什么?怎么看?

建筑师兼策展人哈莱姆指出,这些建筑是这座城市饱经风霜的见证,记录了一个现代生活的出现。公寓的弧形转角和阳台,高耸的摩天大楼和几何装饰,是现代美学在建筑上最直观的标准。现代主义标志着美学和功能性统一的开始。它不仅停留在建筑领域,还蔓延到设计、时尚、广告和生活方式。“少即是多”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哲学,并影响至今。

“现代复兴”设计艺术展(展期至2024年6月16日)由致力于复兴上海现代设计文化的设计师哈莱姆和他的朋友们共同打造,展览主题板块分为“现代与建筑”、“现代与时尚”、“新现代设计”、“现代与艺术”。

资深城市漫游者格日东也提到了外滩城市漫步路线中一个有趣的点。“从圆明园路路口向东看,会注意到大量的高层建筑。中国银行和沙宣大厦都很简单,立面有大量的竖线,就像当时在纽约一样。这是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实力。路口青砖红砖配合100多年甚至120年前的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模式,是19世纪欧洲帝国最后的余晖。那时候的上海人会认为他们都是现代人。”这正符合现代上海学者李欧梵(Leo Oufan Lee)的判断,即东方的“现代”不仅意味着对传统和古典主义的反叛,更是东西方时尚元素的混合。

哈莱姆和格里东引领城市行走“现代文艺复兴”设计艺术展。

在当下,哈林和格雷顿都认为这不仅仅是为了复古和怀旧。“现代性”背后的审美趋向及其对当今中国人的影响,是人性中改善生活、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它渗透在魔都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展现了上海对于“新”和“变”的自信、包容和行动。

走在城市里看到上海的现代,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哈莱姆和格雷顿,通过声音漫游这座城市,探索现代上海的痕迹。

[本期嘉宾]

[本期主持]

[收听时间线]

& gt;& gt& gt06:00 >& gt& gt

现代对于上海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时期,更是一种风格。

& gt;& gt& gt16:05 >& gt& gt

站在圆明园路的路口,可以感受到美英势力的“上海博弈”。

& gt;& gt& gt36:46 >& gt& gt

现代性流行的背后,是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gt;& gt& gt43:56 >& gt& gt

不仅仅是建筑:从小说和画报中的女性形象看现代性。

& gt;& gt& gt52:00 >& gt& gt

“开放-隐私-半隐私”:空在《上海巷》中的独特转换理论

& gt;& gt& gt56:54 >& gt& gt

重新强调现代性,不是复古和怀旧,而是复兴和创新。

“现代性”是一个时期,也是一种风格”

哈莱姆:“摩登”一词来源于法语modern,原意为“新”。但实际上,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它指的是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不是特定的风格。简单来说,从1914年一战开始到1945年二战结束,这段时间在西方被称为“近代”。

这一时期科技繁荣,创新专利不断,人类生活水平普遍不一样。欧洲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很快经历了战争、衰退和重建。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末,上海相对平静。由于欧战和经济危机,资本、人才和建筑材料大量流入远东。随着国货运动、机器生产和中国民族资本的成熟,建筑、时尚界、平面设计、字体设计、家具设计等作品都呈现井喷状态。因此,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这说明上海与西方社会在当时的文化、艺术、设计审美等方面完全符合现代水平,没有任何“时差”。

1925年,风靡法国巴黎的装饰艺术风格深深影响了上海的设计。由于战争和经济衰退,装饰艺术风格在欧洲并没有流行很长时间,但在上海发展很快。在继承装饰艺术和继承早期现代主义的过程中,这种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将装饰元素抽象为几何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新面貌。

对于上海来说,“摩登”不仅仅是一个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魔都风格。

“现代文艺复兴”设计艺术展上海现代建筑发展年表

如今,外滩依然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各国优秀历史建筑的吸引力依然不减。但从建筑的专业分类来看,“现代”并不是外滩主要建筑所呈现的风格。外滩建筑大量使用的具象雕塑,如卷草、水果等植物图案和蛋形装饰,属于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风格。

上海新古典主义建筑汇丰大厦上海城建档案馆

上海新古典主义建筑林夕堡大厦(现友邦大厦)细节。

早期的现代装饰艺术更接近于美国《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表现出来的浮夸风格,美国建筑中较为简化和常见的具象图案有鹰翼、太阳、人类天使等等。

现代风格传到上海,大家开始设计,然后终于完成了。整个过程相隔四五年,呈现出非常几何的形状。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张爱玲故居常德公寓,其侧面使用了半圆形阳台,以图案而非浮雕的形式成为整个建筑的一部分。

常德公寓视觉中国

Gretel:作为一个上海人,我经常听到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长辈提到“现代”这个词。他们大多生活在徐汇区,家庭比较宽裕。他们年轻时在教会学校读书,接触了好莱坞电影和当时最新的音乐和服装。所以当我从老人口中听到“现代”这个词的时候,即使我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但我第一印象就觉得它是一个褒义词。对于普通人来说,现代是一种新潮时尚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这是我亲身经历中的直观感受。

说到现代建筑,确实有严格的定义。比如在外滩的第一排,就有一些典型的现代建筑。由匈牙利建筑师洪达设计、1947年竣工的上海市总工会(原交通银行大楼),是外滩第一排最年轻的老建筑。众所周知的和平饭店(沙宣大厦),花团锦簇的上海鲍总办事处仍然是一个现代风格的建筑,有一个简单的门面和一个金字塔形的几何在顶部。另一个建筑是中国银行大楼,是中西合璧的现代风格。这三栋楼建成较晚,与当时其他银行和公司总部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这是现代理念对建筑的逐渐渗透。

和平饭店视觉中国

根据我的经验,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建筑爱好者更喜欢新古典主义建筑,比如友邦大厦(原紫林西宝大厦),屋檐上有八个大力神的人形浮雕。装修复杂的细节往往能更直观的被理解和接受,而现代建筑大量使用几何抽象元素,有一定的欣赏门槛。

所以我经常带你去滇池路,那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路,最西端靠近四川路。大部分建筑建于1900-1910年,属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安妮女王风格。

黄浦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友邦大厦

外滩城市步行路线有一点很有意思,从圆明园路路口向东看,会注意到大量的高楼大厦。中国银行和沙宣大厦都很简单,立面有大量的竖线,就像当时在纽约一样。这是美国在二十世纪的实力。路口青砖红砖配合100多年甚至120年前的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模式,是19世纪欧洲帝国最后的余晖。那时候上海人会觉得自己都是现代人。

所以,我经常给你解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上海。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英国作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对上海的建筑美学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一战”结束,英国已是强弩之末,美国崛起,所以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的上海建筑往往采用纽约最流行、最时尚的建筑语言设计。

现代主义和装饰艺术建筑的流行也是因为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步,这也是现代性的意义所在。比如胡达克设计的国际酒店,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保持着上海最高的建筑纪录。老上海人会把国际饭店叫掉帽子楼,因为很多外地人和乡下人来上海,看到楼就忍不住数楼层,抬不起头来,帽子也掉了。

格里东国际酒店

因为上海地下水丰富,地质沉积物堆积,松软,一开始不可能建24层甚至14层,很多英式老建筑只有3层。但随着钢铁的进步,建造国际大厦成为可能。

现代也意味着管理技术的提高,上海房地产税制的出台也是影响建筑风格的一个原因。当时上海是按建筑面积收房产税的,比如建筑面积100平米,就算建筑100层也只收100平米的房产税。某种程度上说,建筑越高,相对成本越低。这促进了建筑师在高度上不断突破。

哈林:从城市肌理来看,今天上海不同地区的风格都受到当时不同国家对城市空理解的影响。

比如以前的公共租界(现在的外滩地区)强调的是网格路网,公园星罗棋布,所以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来自英国,而以前的法租界离外滩比较远,更强调林荫大道,广场呈现放射状路网,有很多乡村别墅和高档小高层公寓社区。比如武康大厦的三角地块,就是由几条道路形成的城市节点。

其次,不同区域地价不一样,尤其是外滩黄金地段和偏向农村的住宅区。虽然吴彤区是今天上海的中心,但在当时它是一个郊区,这通过林荫大道的城市形象暗示了更好的生活质量。金融区的外滩地区没有树,因为地价很珍贵,建筑面积要尽量大,实现利润最大化。

最早建在外滩的公园,周边几乎没有绿化。上海黄浦

1934年刚建成时,上海徐汇的皮卡迪公寓(现衡山宾馆)。

外滩是当时大公司的聚集地,中山东一路、四川中路、江西中路等沿线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船公司。之所以有很多建筑看起来很复杂,比如欧式、新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是因为它已经是建筑类型的混合版本了。国外最早的建筑都很简单,比如广州沙面的,基本都是带圆拱门的外廊式建筑。直到1902年,德国建筑师贝尔高来到上海设计了中国第一家合资银行——华澳道生银行,才打破了英国建筑师的垄断。

葛立东华鄂道森银行大厦详情

在上海,外饰复杂的建筑大多局限在外滩地区。大公司要竞争才能显示自己的财力和实力,所以花很多钱在设计上,很少有高端的房子。但随着时尚的改变,到了20世纪20年代,石库门胡同建成,花园洋房开始出现。后来的新建筑更加简洁,比如淮海路上的中南新村,新住宅区。他们设计的建筑有更简洁抽象的装饰,房子的品味对业主来说更好。

Gretel:一些现代娱乐综合体建筑也值得一提,比如大光明电影院。它的形状是几何的,倾向于现代主义。我带队的时候会带大家去电影院,因为我喜欢二楼宽阔好走的楼梯,包括旁边的铜把手。楼梯往往有一种弧形,甚至有过度装饰的感觉,但三种不同的抽象符号与地面上标准的暖气网罩和嵌有铜线的水磨石块的组合,让人感觉无穷无尽。

听很多上海老人回忆,大光明电影院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的一流电影院。最早的潮人周末在光明咖啡馆喝个咖啡,在楼上的光明舞厅跳个舞,吃个饭,然后晚上去大光明看电影。

这样一个城市:张爱玲在小说《多少恨》里有一段对电影院的描写,好像是大光明电影院。它将现代的观赏体验与中国的古典想象完美结合,是上海独有的现代体验。

“现代电影院本来就是最受欢迎的宫殿,都是玻璃、天鹅绒、仿云母的伟大结构。这一家,一进门就是淡淡的乳黄色;整个地方像一块黄色的玻璃一样被放大了千万倍,特别是有了这样一种闪闪发光的神奇的美和清洁。影片放了很久,却一直在大厅里晃荡空,成了宫怨的场景。你可以听到另一个大厅里的笛声和鼓声。”

上海黄浦大光明影院内景

大光明电影院内部是胡达克的秘密水磨石地面Gridon。

哈林:虽然“少即是多”、“装饰即邪恶”是当时的时尚宣言,但普通人并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审美方式。白领厌倦了没有生活品质的设计,开始寻求用图案和图像来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财力,这也和现在的消费选择非常相似。

在总结展览中的现代建筑风格时,我们提到了四个特点:连续的水平线条、弯曲的转角和阳台、几何装饰、新材料和机器美学。圆弧和平行线是两种最常用的几何形状。圆弧更利于整体空与材料的过渡,平行线可以加深人们对建筑本身几何形状的印象。

现代建筑风格综述“现代文艺复兴”设计艺术展

在当时,现代公寓是新的、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表达方式,比如我们所熟悉的诺曼底公寓(现武康大厦)、比卡迪公寓(现衡山宾馆)。每个人都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这种风格。

【/h/]之前在浦东参与过商品房建设项目,也使用过弧形阳台和几何铁艺工艺。我们不具体复制一个建筑,而是从楼上抽象出它的元素。这一项目推出后的热烈反响也说明,人们的心态并没有根本改变,有审美要求的居住环境仍然主导着城市白领精英的偏好。

所以今天装修还是特别重要的,关键在于设计师如何引导。如果今天的建筑师给大家带来更适合的审美水平更高的视觉元素,那么人们就会有更多的审美选择。

“不仅仅是建筑,现代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哈林:在“摩登与时尚”板块,我们主要是把几个不同的时尚杂志组合在一起,比如《好朋友》,比较全面,质量高,以照片为主。它不仅有生活方式和服装,还有大量的新闻、漫画等艺术形式;玲珑杂志,只有手掌大小,可以轻松放进随身包里,内容完全是爱女人,讲了很多关于女装、生活方式、健康的话题;《图号早报》有大量的彩画和大量的广告内容,所以绸缎店、印染公司、服装店都要求画师完成彩页。

“现代文艺复兴”设计艺术展

时尚杂志现代“现代文艺复兴”设计艺术展

有意思的是,杂志上画人物的比例很高,基本高于九体。这可能是受西方人比例的影响。当时旗袍的身材比例在30年代中后期较长,也反映了人们审美的变化。那时候的旗袍基本上是把脚踝全部盖住甚至拖地,后来的旗袍是小腿膝盖以下。旗袍的变化见证了女性的逐渐独立和女性意识的崛起,这也是现代性的影响。

此时的旗袍也有了西式剪裁的概念。不同于我们后来看到的修身款式,简洁明了,衣服甚至不区分正反面。此时服装中所讨论的身体关系,并不像是对女性某些特征的剪裁的过度夸张,而是非常适中舒适,并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服装中的宽袍大袖的观念。

旗袍长度的变化规律《伴侣》第150期。

“现代复兴就是用新材料新方法创新美学。”

哈林:这个展览不叫“现代上海”展,叫“现代文艺复兴”展,重点是后两个字。现代性是历史留下的财富,更重要的是现在如何利用和继承。纯粹的怀旧不是这个展览想要表达的。复古只是第一步。我们不仅要提供另一种审美选择,还要告诉你,所谓的上海魔都,不仅仅是老欧风。我们希望人们能从“现代性”中学到很多,并应用到今天的生活中。

以浦东的开发建设为例,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的快速发展,浦东出现了大量以工人新村为主题、没有装修的建筑,把美观放在最后,更强调实用性来解决住房问题。

但是现在现实和服务主体完全变了。在城市更新的话题下,作为一名设计师,我坚信设计可以改变生活体验。比如有些设计师做了一些公共车道的路灯。灯的两头是圆的,但是中间用了看起来很不规则的铝合金门窗的断面,是复杂的花纹,没有太多的装饰。而这种装饰生活的方式,既经济又细致;再比如人们愿意在巷子里乘凉或者打牌,进行简单的社交,因为细致空的房间能让人更安心。在现在的发展中,大尺度的东西(比如陆家嘴天际线)已经建成,但是平易近人的尺度的人文关怀还是缺失的。

在城市的塑造空中,我也注意到,在徐汇区不同街道的垃圾分类项目中,垃圾箱都被特别设计成隐藏式,让路过的人看不到,也方便扔垃圾的业主找到。一些习惯于宏大叙事的建筑师鄙视一些特别小的设计,但我们很难用建筑面积来衡量设计价值。再比如,高安路上的店铺,通过字体组合和铁艺装饰,把铺面设计得既现代又美观。虽然不是网上的名人楼,但偶尔路过也会感受到设计的独到之处。我们需要的不是建很多网络名人楼,而是从点点滴滴开始,在现代审美传承的基础上,完成身边的改造空。

现代复兴的第一步是修旧如旧,用旧材料做旧东西。第二步仿古,用旧的元素做新的东西,最后通过新的设计手法,重新组合,做新的尝试。这是传承现代上海的精神内核,而几何图形本身就是数学,可以跨越时间和空审美,所以我觉得这个装饰元素特别值得做。

“新现代设计”,哈林画的。现代文艺复兴设计和艺术展

做这个展览,感觉现代性没有断。比如丁一老师,多年来孜孜不倦地用几何平行和相交的线条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他所使用的视觉元素与当时的现代审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建筑行业也是如此。现代主义之后,人们在反思现代主义对城市的影响,纠正当时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渐渐平静下来后,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在每个区域寻找自己的脉络。

上海衡山电影院ShanghaiWOW

衡山电影院是目前特别好的案例。我们今天看到的衡山电影院是由一位法国设计师在2000年改造的。连续的竖线勾勒出整个建筑,非常简洁美观。而我想做的和他差不多,就是把新的设计语言和旧的设计语言连接起来,告诉大家新的现代性或者说现代性正在复兴,获得建筑师和大众的支持,使之形成一种潮流和趋势。

[制作团队]

论文研究所试说新词工作室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更多内容~ ~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