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并叙〉。宋代。苏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辙用其言。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宋代]:苏辙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将自宣城沿大江以歸。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迹。
”轍用其言。
既至吳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遊上天竺,子瞻昔與辯才師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見,仍作三小詩以寄之。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氵匽,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
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
唐代·苏辙的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 苏辙的诗(1499篇) 〕
唐代:
长孙正隐
薄晚啸游人,车马乱驱尘。月光三五夜,灯焰一重春。
烟云迷北阙,箫管识南邻。洛城终不闭,更出小平津。
薄晚嘯遊人,車馬亂驅塵。月光三五夜,燈焰一重春。
煙雲迷北阙,箫管識南鄰。洛城終不閉,更出小平津。
宋代:
韩淲
离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处处花。幽讨既寻泉水矣,傍搜岂忘月轩耶。
翁留觞酌时煨栗,友为炉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间馀事我何加。
離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處處花。幽讨既尋泉水矣,傍搜豈忘月軒耶。
翁留觞酌時煨栗,友為爐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間馀事我何加。
明代:
杨起元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疇昔之京國,荒涼見茲縣。今我複斯來,甫田昔為佃。
頗聞長官仁,招集得民便。麥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踐。
明代:
郑真
风云浩渺泛灵槎,三径归来菊有花。疏广宅东天入海,龙且城外水囊沙。
宾筵且复成娱乐,帝阙终须拜宠嘉。好语黉宫刘博士,休将简策问生涯。
風雲浩渺泛靈槎,三徑歸來菊有花。疏廣宅東天入海,龍且城外水囊沙。
賓筵且複成娛樂,帝阙終須拜寵嘉。好語黉宮劉博士,休将簡策問生涯。
唐代:
张立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宋代:
岳珂
有王茂宏之笔势,予非取其丽。
从容而大肆,巧者以愧,
有王茂宏之筆勢,予非取其麗。
從容而大肆,巧者以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