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
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宋代。曾觌。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宋代]:曾觌
正枝头荔子,晚红皱、袅熏风。对碧瓦迷云,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称吟眺处,□繁华、清胜两无穷。帘卷榕阴暮合,万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飞鸿。叹雨迹云踪。渐暑退兰房,凉生象簟,知与谁同。临鸾晚妆初罢,怨清宵、好梦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叶梧桐。
正枝頭荔子,晚紅皺、袅熏風。對碧瓦迷雲,青山似浪,返照浮空。高台稱吟眺處,□繁華、清勝兩無窮。簾卷榕陰暮合,萬家香霭溟濛。
年光冉冉逐飛鴻。歎雨迹雲蹤。漸暑退蘭房,涼生象簟,知與誰同。臨鸾晚妝初罷,怨清宵、好夢不相逢。看即天涯秋也,恨随一葉梧桐。
唐代·曾觌的简介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
► 曾觌的诗(112篇) 〕
明代:
薛瑄
行台北面是苍山,古柏风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谩烧红烛伴清欢。
行台北面是蒼山,古柏風生分外寒。又值元宵春一度,謾燒紅燭伴清歡。
宋代:
韩维
昔闻有客荐扬雄,清世文章又见公。
奏赋独高天下士,辞荣远继古人风。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
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
明代:
胡应麟
紫骝何处系垂杨,菡萏初分太液长。十万红妆齐衒色,三千彩袖各飞香。
游童戴叶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画航。最是夜来添怅绝,湖南一路下新霜。
紫骝何處系垂楊,菡萏初分太液長。十萬紅妝齊衒色,三千彩袖各飛香。
遊童戴葉翻歌扇,稚女穿花出畫航。最是夜來添怅絕,湖南一路下新霜。
清代:
陈宝琛
有子端应胜买田,苇间待汝共延缘。不须灯下吴江雨,相见论诗动隔年。
有子端應勝買田,葦間待汝共延緣。不須燈下吳江雨,相見論詩動隔年。
明代:
朱元璋
忆昔雄师罢战灰,开平犹有教军台。自从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来。
思起相从不惮役,想来奋战愈增哀。有时梦里还相见,抱鼓声中旗甲开。
憶昔雄師罷戰灰,開平猶有教軍台。自從南向北征去,直到如今永不來。
思起相從不憚役,想來奮戰愈增哀。有時夢裡還相見,抱鼓聲中旗甲開。
元代:
艾性夫
老秦举□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
地下红旗应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
老秦舉□媚□金,枉死如公恨最深。
地下紅旗應北指,西湖埋骨不埋心。